logo

解密之書

科技

Nvidia顯示卡架構:一段引領科技變革的旅程

撰寫日期:

撰寫作者:

Ashley

標籤:

Nvidia

重點整理:

1. 從NV10到Turing,Nvidia的顯示卡架構經歷了一段令人驚嘆的旅程

2. 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Nvidia如何帶領科技的演進,並探討未來可能的發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探討技術的演進,就像是坐上時光機一樣,讓我們一同回到過去,去看看 Nvidia 是如何從無到有,由粗糙變成精細。顯示卡,這項對我們生活影響深遠的產品,其背後的科技成長之路,比你想的還要曲折與精彩。

Fermi:黎明的曙光

2010年,Fermi架構誕生,代表著 Nvidia 顯示卡的新里程碑。這個架構在當時的旗艦卡,GeForce GTX 480上,首度展現了512個核心和1345 Gflops的強大效能。由GF100晶片驅動的GTX 480,你可以看到有六個記憶體控制器支援GPC。

Kepler:突破與進步

顯示卡架構

我們繼續的旅程來到了2012年,Nvidia釋出了Kepler架構,這是繼Fermi之後的又一重大突破。這個架構以天文學家 Kepler 的名字命名,他最為人所知的貢獻是他的行星運動定律。這時,Nvidia成功的將顯示卡的能源效率大幅提升,主要的方法是降低時鐘速度,並將核心時鐘和卡時鐘統一(過去它們的時鐘速度是2倍)。更重要的是,他們透過軟體取代硬體調度器,不僅讓更多的SMs有機會進入系統,也優化了其設計。

Maxwell:求變不求易

2014年,我們迎來了Nvidia的第十代GPU:Maxwell。Maxwell的設計精神是「極致的能源效率和每瓦性能」。我們在此看到Nvidia首度放棄了Kepler中非2的次方核心數量,並重新回到執行半線程的設計。第一次在系列中,SMM的核心數量少於前代,僅有「128」個核心。但這並沒有阻礙Maxwell的發揮,相反的,它帶來了驚人的效能與效率。

Pascal:超越期待

2016年,Nvidia又一次以其創新的Pascal架構來突破GPU的性能和效率。Pascal引入了一種全新的記憶體技術,稱為GDDR5X,其傳輸速度遠超GDDR5,提供了更快的圖形渲染速度。此外,Nvidia也首度使用16納米製程技術和FinFET晶體管,使得這個新架構能提供更強大的運算性能,而且耗電量卻相對較低。

Turing:繪圖新篇章

但就在我們認為Nvidia已經趨近極限的時候,2018年,他們又一次震撼了我們。他們推出了以圖靈為名的新架構,這是人類計算機科學的先驅之一。在這一代,Nvidia首次在消費級顯示卡中加入了光線追蹤技術,這是一種能夠將燈光和物質互動的模擬效果極致呈現的技術。雖然此技術一直以來都是電影製作的領域,但現在它也進入了遊戲玩家的視野。然而,這種新技術的加入,也使得Turing架構的GPU價格相對於前代提升了不少。

展望未來:無限可能

我們可以看到,從NV10到Turing,Nvidia的顯示卡架構經歷了令人驚嘆的演變。每一代的新技術都讓我們對於顯示卡的運算能力和效率有了全新的認識。然而,科技的腳步從未停歇。看著Nvidia的進步,我們不禁想像未來可能會有怎樣的變化。是更強大的運算能力?還是更高效的能源使用?或者是前所未有的圖形處理技術?

我們無法預知明日,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Nvidia的顯示卡架構將會繼續向前邁進,不斷突破我們對於圖形處理的期待。就像我們從NV10到Turing的旅程一樣,期待下一站,我們會有更多令人驚嘆的發現。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怎樣選擇最適合我們的顯示卡呢?是追求最新的技術,還是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或許,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技術背後的原理和運作方式,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那麼,你覺得未來的顯示卡架構會是怎樣的呢?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