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整理:
1. 這是一個關於鴻海如何在中美關係緊張、新冠疫情衝擊的大環境下,不僅穩住了蘋果的供應鏈,更是成功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故事
2. 在這裡,你將看到鴻海的堅韌,他們的智慧,以及他們的遠見
3. 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如何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未來
2. 在這裡,你將看到鴻海的堅韌,他們的智慧,以及他們的遠見
3. 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如何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未來
開頭:手機變車,是瘋了還是有料?
大家好,讓我們先來講一個笑話,你知道嗎?這兩年台灣的富士康,除了忙著給蘋果生產iPhone,還想發展電動車事業。真是沒頭沒腦的跨行,讓我們看著都有點頭大。
不過你說,我們這家老大不小的富士康,雖然是生產手機的老手,但是跑去做電動車,那不是笑掉人的大牙嗎?不過,說真的,這背後其實有它的一番道理。
我們說的這家富士康,台灣人叫它鴻海,它的老闆劉揚偉先生,這次真的是撩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儘管他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但劉揚偉先生還是決定要拓展業務,去挑戰製造電動汽車的新市場。
但是問題來了,要如何把手機變成車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探討的問題。
:踏出手機,一頭栽進電動車?
說到跨行做電動車,你可能會想,這位劉揚偉老闆是不是在開玩笑呀?但事實上,他不僅認真,而且有夠認真。因為按照他的想法,未來的電動車,跟現在的手機,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你說這怎麼可能?手機那麼小,車那麼大,兩者怎麼可能一樣呢?其實這就是劉揚偉的精妙之處了。他覺得,未來的電動車,其實就像是一部大型的iPhone,他們都需要軟硬體整合,需要電子控制,而這些,剛好是鴻海的拿手好戲。
不過,這樣的跨行計劃,當然也引起了許多質疑。不少人覺得,手機跟汽車,根本就是兩個行業,跨界進軍有著無數的挑戰與不確定性。
但是劉揚偉先生卻淡定地表示,"iPhone on wheels"(手機變車)的想法,不僅可能,而且他有信心讓富士康在電動車市場站穩腳步。
:挑戰猶存,但雄心依舊

要說這全世界最大的電子製造商,有沒有碰上過棘手的問題?那可是有的。去年那場因為新冠肺炎引發的鄭州廠動盪,大家還記得吧?大把的工人在廠區內外嚷嚷,生怕病毒從這裡傳出去。那可真是讓人心驚膽戰的。
不過劉揚偉講得清清楚楚,這是北京那個"零確診"政策搞的鬼,他們只是被捲入其中。其實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再發生這種事,他寧願停工,也不願讓員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你看,這種大局的擔當,也難怪他能帶領鴻海走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
至於轉戰電動車,那就更有趣了。我們都知道,汽車行業和電子行業,那可是天壤之別。有人說,富士康敢於挑戰傳統的汽車製造商,真是勇氣可嘉。但同時,這樣的計劃也充滿了風險。
雖然,劉揚偉相信富士康的技術實力,他還是認清了自己的挑戰。他坦言,即使鴻海有能力製造出優質的電動車,但要讓全球消費者接受,還需要一段時間。但他堅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讓鴻海在電動車市場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個未知的未來,一個雄心壯志的領導者
所以說,鴻海的未來會怎樣呢?這就要看劉揚偉的抉擇,還有整個鴻海的努力了。過去的幾十年,鴻海從一個小小的電子組件製造商,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
但未來的道路並不是一片坦途。無論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還是新冠病毒帶來的挑戰,都將對鴻海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當鴻海希望進軍全球電動車市場時,這些挑戰將變得更加嚴峻。
不過,你問我,我會擔心鴻海的未來嗎?我會說,我對鴻海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因為他們有著堅定的決心,有著強大的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無比的韌性。面對困難,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會用他們的智慧,找到一條新的道路。
畢竟,正如劉揚偉所說的,他們是鴻海,他們會一直前進,直到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結束語我們用劉揚偉的話來結束這篇文章:"我們希望和平穩定會是兩國領導人心中的期望,但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CEO,我必須思考,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該怎麼辦?"
看來,鴻海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我們也期待看到他們如何以智慧和韌性,寫下屬於自己的歷史。在這個變化萬分的世界,鴻海的故事,正是我們所有人必須面對的挑戰與機遇的縮影。